大家備考時都會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哪個復習教材適合自己,下面和大家分享下前輩的CIIA考試經驗。 ![]() 到了北京時是在凌晨,天還沒亮,我又帶了所有的CIIA課本和很多真題,非常重,我就帶著這些書走了很長的路找車站,結果是我想做的車還沒有,后來不得不去地鐵,然后換公交,最后令我氣憤的是,那個司機讓我提前一站下車,說到了北工大了,害得我步行走了一站路,到北工大找到了考場之后,我又去賓館,去了賓館之后,我又走了很遠的路去超市轉,賺回來之后徹底累慘了,就睡了很長時間,到了晚上才翻出來書看了一下,第二天就去參加考試了。 第二天考試時,題量比較大,出乎我的意料。結果我第一卷有8分的題沒來得及做,字寫得到還可以,第二卷是下午,我上午本來就很累了,到了下午的時候,手累得不成樣子了,寫到最后,手累得一直在顫抖(我不知道閱卷老師能看清楚我第二卷的字不?)第二卷我是有六分的題沒做。 學習經濟學的經歷: 2005年,我翻到了一本小書《經濟學是什么?》從此我對經濟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006年年底,我第一次買了經濟學的書,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然后就開始了對經濟學的系統學習,本人對經濟學的學習范圍非常廣泛,不僅包括經濟學教材,還包括歷史名著,各個學派的著作都有。 復習CIIA的看法: 我的看法就是沒有看法,我認為學習的方法就一種,那就是深入進去,勤奮+學習方法,學習任何東西都是如此。我上面看到夕源的成績就不如我,而我真正用于學習CIIA的時間并不多于他(因為我有一段時間在研究年報),但是我的經濟學基礎有可能比他好。 此外我認為掌握一門新學科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形成系統的架構,這樣就能理解這門學科了。下面我來談談CIIA各門學科的架構。 經濟學,其實主要是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說實話,雖然我讀的經濟學很多,但是只有在研讀了CIIA的經濟學之后我才理解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精髓,那就是粘性問題。工資的粘性大于物價的粘性,物價的粘性大于利率的粘性,這就是那幾個IS-LM和AD-AS曲線的本質問題。這個道理在我最近看《凱恩斯傳》的時候得到了驗證,凱恩斯當年本來是抱著完美的市場經濟的模型的,但是后來英國的經濟危機顯示出不同于完美市場經濟的性質,所以他就注意到了市場的粘性問題,促使他改變了自己的主張。 在IS-LM和AD-AS曲線上,凡是涉及到利率的問題,都是短期分析,凡是涉及到物價的,都是中期分析,凡是涉及到工資的,都是長期分析。理解了這一點,基本上就能解決這類的問題了,畢竟這兩個曲線的分數占了經濟學分數的大部分。 財務會計,我認為主要是理解三個表,如果把這三個表搞明白了,我認為基本上就沒有困難了。 公司和股票估值,我本人是結合實際的年報來學習的,因為這個對我的用處最大。 對于債券,我認為是最簡單的,因為這個主要就是久期和凸性的計算問題,我認為可能經濟學界的數學都很差,我不明白為什么久期和凸性需要他們花那么長文字研究這個一個破公式,還要背誦?其實久期就是一階導數,凸性就是二階導數。 我這里特別提醒一點,久期,我估計很多人不能理解這個概念,以為時間越長的債券,久期越長,實際上不是這么回事。久期的本質是價格相對于利率的變化,反映的是價格對于利率的敏感性。所以那些對利率不敏感的債券,久期就小,譬如浮動利率的,那些對利率反向變動的,則甚至是負久期的,譬如有些資產支持債券就是如此的,反向浮動利率債券也是負久期。 再次提醒,久期不是一個時間概念。 我認為理解了久期和凸性,其實債券就沒有啥難理解的了,其他的那些計算問題,只要會高等數學的,甚至不會高等數學的,都能做出了,不過是個算術問題而已。 對于衍生品,我認為只要理解了,也沒有什么問題。 期貨的定價,極為簡單,我就不說了。 期權的定價,需要背誦的公式比較多,這些公式也可以自己推導,只是比較麻煩,但是有公式集,我也不認為期權難,只要懂數學,就不難算出來。 CDS的定價,這個有必要說說,因為有些人不能理解。其實CDS就是信用風險,正如它的名字叫做信用衍生品一樣,名字就很準確的。一個非常簡單的定價公式就是,國債利率+CDS=信用債券的利率。只要掌握了這個公式,我想就理解了CDS的實質了。 ABS,考的很少,但是對我本人則很有用,我終于理解了美國金融危機的實質,我對于學到知識和考證通過一樣高興的。 組合管理 我認為這個部分是最難的,也是最需要花時間來理解的,我認為能夠理解這部分理論的人,才能掌握科學的投資方法,才能成長為一個真正的價值投資者。我在學習這個部分之前,說實在的,我雖然看了很多書,但是我還是沒能真正學會科學的投資方法,只有讀了這部分之后,我才找到真理。談到這里,我不得不稱贊一下CIIA這套書的質量,說實話,我認為一個人如果想要系統學習科學的投資,這套書是最好的一套了。 如何理解組合管理? 關于有效市場理論,我認為這本書講的是最好的,我受益匪淺,當然不是說對于考試,而是對于實踐。對于資產組合理論,我認為很多地方是不合科學的歸納法的,所以在實踐中,我不建議采用,考試當然要照抄了。對于戰略和戰術性的資產配置,這個書也講得非常好,但是后面的那些套期保值,這只是管理技術,如果不能理解金融市場,這些管理技術就沒什么用處,但是理解了金融市場,這些管理技術才有用,所以只是工具問題。最后是績效評價,我認為這部分也是極好的,不做歸因分析的話,投資就容易淪為經驗主義而不是科學了。 我認為理解這些書中的道理并不是很難,對我來說,讓我打怵的是會計,因為我以前沒接觸過財報,看到了就頭疼,但是我還是很快就學會了怎么看了,所以我也就能很快讀懂年報了。 下面談談輔助書目。說實話,我不認為考這個需要輔助書目,這套教材已經足夠好了。 但是我本人還是看了買下來了國內已經存在的所有的CFA的中文書籍,我的目的是學習知識,而不是考試的,這里我推薦一本,希金斯的《財務管理分析》。 希望小編以上整理的考試經驗能助大家一臂之力,加油~ 來源:綜合自互聯網,由中國CIIA考試網【www.ytjcjm.com】整理發布,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若需引用或轉載,請注明來源! |